陈嘉庚

文旅巧运笔 厦门气质新

漫步于集美学村的红砖飞檐之间,感受爱国华侨赤诚报国的滚烫之心;踏入“屿见闽南·时光幻境”主题景区,沉浸于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……近年来,福建省厦门市以文旅融合为引擎,将城市更新视为一场双向赋能之旅,通过活化历史建筑、引入多元业态、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空间,绘就一幅

厦门 陈嘉庚 运笔 陈文确 陈六使 2025-09-30 09:50  2

厦门大学传承弘扬“嘉庚精神”的同心温度

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,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,也是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大学。在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,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的积极贡献,对学校全面提升服

厦门大学 厦大 校友会 张荣 陈嘉庚 2025-09-29 14:43  2

【百年潮】2025年第9期目录、卷首语

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,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,原因有很多条,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最终‘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’。”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,回望我们党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

卷首语 毛泽东 延安 陈嘉庚 百年潮 2025-09-15 08:30  2

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展示(一)

鹭岛文明,向新而行。日前,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长大比武决赛举行。参赛案例创新亮点纷呈,紧扣特色活动、品牌项目、机制保障、队伍建设、资源整合、场景创设、提质培优等方面,开展别具一格的项目设计与实施,让人眼前一亮。“文

创新 厦门市 集美区 陈嘉庚 龙舟池 2025-09-09 17:06  2

新加坡的教育发展,离不开这个福建人丨四海传福

陈嘉庚,福建厦门人,著名爱国华侨领袖、实业家、教育家。他侨居海外近60年,期间创办和资助了不少学校,包括带头创办5所华文小学和中学、2所中等专科学校,捐助1所英文中学,赞助1所曾拟办的大学✨,中华女校、南洋女中以及后来的南洋大学等学校,在创办过程中,也得到了陈

新加坡 福建人 陈乐 陈嘉庚 陈昕 2025-09-09 17:01  5

逐个探寻!回望烽火路,铭记不屈魂!

展览系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基本陈列之一,展陈面积2049㎡,展出照片560张、文物348件(套)、档案26份,配合展出历史资料影像、历史见证人口述史料,以翔实的史料突出揭露日本侵略中国东北、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,再现了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主体的东北各界民众英勇顽强

创意街区 伪满 周保中 陈嘉庚 烽火路 2025-09-04 17:22  3

14年抗战,他们是另一个大后方

有人在南洋街头卖花、义演,捐出积蓄换成粮食、药品和飞机运回国内;有人成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(下称“南侨机工”)的一员,驾驶车辆穿越滇缅公路,把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;有人建立武装,在南洋丛林中与侨居国人民并肩抵抗侵略,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。

抗战 许立 张云鹏 陈嘉庚 南侨机工 2025-09-03 22:55  2

【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】陈嘉庚1940年考察抗战中的中国大学——有枝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‖邬大光

嘉庚先生也是一位教育家。他16岁离乡赴南洋谋生,1894年回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;1913年,创办“乡立集美初等小学校”;此后,相继创办了幼稚园、中学、女子师范、幼稚师范、水产、航海、商科、农林部、国学部等,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,其目的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,实

中国大学 集美 抗战 陈嘉庚 邬大光 2025-09-01 19:19  5

陈嘉庚1940年考察抗战中的中国大学——有枝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

嘉庚先生也是一位教育家。他16岁离乡赴南洋谋生,1894年回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;1913年,创办“乡立集美初等小学校”;此后,相继创办了幼稚园、中学、女子师范、幼稚师范、水产、航海、商科、农林部、国学部等,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,其目的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,实

中国大学 集美 抗战 陈嘉庚 南侨回忆录 2025-09-01 04:30  3

他用小船载陈嘉庚,躲过了日军的搜捕

当和平的阳光洒满大地,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,除了铭记史册上熠熠生辉的英雄,更不能忘记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挺身而出、默默奉献的平凡个体。在南洋的侨胞群体中,就有这样一位人物,他的义举与风骨值得我们致敬。他,就是祖籍厦门的爱国华侨陈贵贱先生。

日军 陈嘉庚 禾山 陈炳发 福建会馆 2025-08-26 01:12  5

红色特辑|烽火八载弦歌不辍,寒暑百年薪火相传

盛夏七月,蝉鸣山幽。 闽中腹地,大田县玉田村静卧于群山环抱之中。斑驳的砖墙,沧桑的古祠,这里是“第二集美学村”的旧址——一座在民族危亡之际诞生的“战火学宫”。它们静默无声,却仿佛仍在低声细语,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却弦歌不辍的峥嵘岁月。此刻,一行年轻

烽火 大田县 杨芷 陈嘉庚 玉田村 2025-08-13 09:32  6